佛陀时代的城东老母是释迦牟尼佛的邻居,但佛陀但却从未与老母说法。一次弟子怪而问佛,佛陀慨叹:不是不慈悲,而是自己前世与她无缘,无法度化。
弟子们不信,请佛去一试。老母一见佛陀来了,掉头就走,佛转到老母的前后左右,老母皆回避不见。佛又现无数分身将老母团团围住,示现无量神通给老母看,老母却一屁股坐在地上,低头嚎啕大哭,就是不肯看佛一眼。弟子们方才相信佛言不虚,要度化众生,光有真本领还是不够,还要有善缘才行。

佛陀就告诉弟子说:“以前我没有跟她结缘,现在想度她时,用尽所有的方法,也难达到效果。阿难换你去度她。”阿难说:“世尊,你是超凡入圣的人,都没办法度她了,我去会有效吗?”佛陀说:“你去就知道,你去她就皈依你了。”于是,阿难按照佛陀的指示,就去了。当阿难到了老母家时,受到热情的招待,这就是缘的问题了,人就处在缘份的关节上。
佛陀要入涅槃时,对弟子说:“我们度众生时,尽我们的力量去度,能度多少,就度多少。”又说:“当度的已度,未度的已种下得度的因缘。”也就是说该度的众生已度完了,还没有度的已经播下将来得度的因缘给他了,时间到他自然来找三宝了。
有些人叩了佛教的门之后,又出去外头寻找,在外道绕了几年后,又回到佛门来;别的宗教都看完了,最后又回到佛门来,认为佛门最究竟。
世间上最宝贵者,并非黄金白玉,也非汽车洋房;最可贵者乃是“缘分”。人与人要有缘分才能合好;人与事要有缘分才能成功;人与社会,乃至事事物物、你、我、他等等,都要有缘分才能圆满功德。
“缘”之一字,意义甚深。结缘就是播种,不播种,将来怎么能有收成?世间上的一切功成名就,都有原因;而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,必须要靠“因缘”。世界上有的人富可敌国,但是没有人缘,到处被人嫌怪;有的人贫无立锥之地,反而到处受人欢迎,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与人“结缘”。

佛门常说:“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。”结缘的方法很多,例如对人行个注目礼,就是用眼睛跟他结缘;赞美某人很好,就是用言语与人结缘;或是用服务、用技术、用心意、用道理都能跟人结缘。 所以,凡大修行人来去皆自在,以心为主。一般来讲,修行人对这些都看得很平淡,常会说:“一切随缘,没有办法度你时,就随缘了。”这就是不能改变对方,因缘未到,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其实佛牌也是一样,人选牌,牌选人,也讲佛缘。我经常跟新手朋友说,请牌不急,要多去了解师父和资料,觉得很喜欢这个师父,冥冥感觉和这个师父这尊牌比较有缘,在师父是实力派师父,牌也是三好佛牌,又在自己预算内的前提下,就可以请,这样请回来的牌往往带着也很有feel,很殊胜,佛牌无贵贱,人心有高低。
有不少朋友,加了我微信,跟我请教我某尊商业牌,我一般婉言回复不怎么样或者可以多了解其他的,或者有点商业,或者这个师父我不太了解,毕竟交浅言深,不好说的太直接,只好婉转建议,只要对方多了解下这师父的资料也会明白怎么回事。但是能听进去的其实还是少数,不少人回头还是选择相信曲折离奇的文案故事,请了那尊商业牌,然后洋洋得意的向人炫耀,殊不知也就是如同带个毛衣链。这也是所谓的缘吧,无缘者,你说再多,他也是听不进去。因缘未到,说再多也枉然。所以我一般不会劝人请哪个哪个牌,或者说服人不请哪个牌,一切都是个人自己的因缘。